遠距工作 / 居家辦公的頻率增加,場景從會議室轉換到線上,面對變動的日常,專業工作者必須養成遠距工作的技能,以及在視訊會議中更有效率、更能清楚匯報重點的線上簡報能力。
下次報告前請先這麼做,簡報不再被老闆打斷
看 Google 簡報師示範,多了這行字,讓聽眾快速理解你的需求 !
三種溝通方式,和不同層級的決策者有效溝通
如何進行一場視訊會議報告
好的簡報設計者一定具備的7個能力
SCQA是什麼?讓對方安靜聽你好好說的表達技巧
從 Apple 秋季線上發佈會學習視訊會議的有效簡報結構
從利害關係人的需求出發,讓 CSR 報告更有價值
三個必備條件,打造專業的企業簡介
從評委的角度出發|公部門標案簡報的思考面向
先別打開電腦!用這張提案地圖,讓商務簡報更有說服力
It is not an “all you can say” buffet… (part 2)
It is not an “all you can say” buffet… (part 1)
A New Perspective on PPTs
With Great PowerPoints Comes Great Responsibility
5 個溝通實際戰略,洞悉大腦解讀弱點
三種方式梳理簡報內容,讓資訊清晰呈現
2020 簡報狂熱者應知的十大趨勢
簡報製作者們開始意識到配色的重要性。
在去年我們發佈「2019 簡報狂熱者應知的十大趨勢」時,就曾經預測在今年配色一定會上榜,果不其然,整個 2019 年搜尋關鍵字「配色」的次數,在 BFA 簡報的官網所有訪問量中高於平均值的五倍之多,而色彩權威 PANTONE 每年公佈的年度色,也是越來越受到大家的重視。
而配色的觀念應用在商業情境,則可以先從企業識別系統 (CIS, Corporate Identification System) 開始思考起。絕大部份的企業都會有自己的品牌標誌、配色的使用規範,BFA 簡報也是,在對外且正式的簡報場合,這些規範應該要嚴格的被遵守,但在內部的場合,也許可以有些彈性,來增加工作者製作簡報的效率。
BFA 簡報推薦六個顏色給大家 :
黑、灰、白、企業識別色、企業識別色 (深)、企業識別色 (淺)
黑灰白做為視覺的基本色,然後以企業識別色 (這裡以紅色為例) 做為基礎,再加上一個深紅色,和一個淺紅色,總共六個顏色。
實際的應用我們看一個簡單的案例 :
圓餅圖
圓餅圖是商業簡報情境常見的資訊圖表,一開始的問題是軟體自動帶入的配色沒有邏輯,不過稍微想一下就會發現,圓餅圖在討論的時候通常只會專注在至多前三的佔比,因此只要將企業識別色依深淺用在前三大比例的餅圖,再用深淺灰色填入通常會忽略不談的餅圖,即可完成簡單,但具有企業質感的資訊圖表。
半透明的色塊具有應用範圍廣,呈現效果佳,操作容易的三個特質。
首先看看下方這張投影片上的文字,是否能看清楚呢?
即使改變了字體的顏色,仍然無法輕易識別。
但這個時候,只要在背景圖和文字之間,加入一個半透明的色塊 (任何顏色皆可),不止可以輕鬆解決這個問題,畫面還變的更有質感了呢。
圖標化應用在投影片設計上已經流行了三、四年的時間,其中經歷過平面化,通常為圖標化 1.0 的時代、到類扁平 (2.0) 的圖標,依然不褪流行。
也因為圖標化是如此的流行,因此到了 2020 年,簡報者開始在意圖標的獨特性,是否能代表自己的企業、風格、調性...等等
在前陣子由日本設計師 Holoko 與英國程式設計師 Rob 聯手製作的 Free icons of Taiwan,掀起了一波流行可見一斑,這是非常有代表的圖標。
而簡報小聚則分別在 2018 和 2019 的聖誕特別場,製作了獨特專屬的主題圖標。
借重字型公司 justfont 的金萱、金萱那堤字體,人們從 2017 年前開始,越來越在意字體的選擇。
從前陣子的台北黑體、粉圓、激燃體...新的創作字體也變的越來越多,我們也期待看到越來越多的字體在簡報中的應用。
從 2015 年開始,在投影片的邊界,加上一個邊框的設計一直是 BFA 簡報 的經典視覺代表。
我們將這樣的設計大量的應用在網路上的傳播素材,還有線下的活動輸出物設計上,在近幾年,大家應該也有在許多不同的地方,看到類似感覺的設計。
16:9 早已是近幾年投影片的主流比例,但我們也觀察到,有些場合開始變的更寬了。
因應寬螢幕的比例,在簡報工具中的模版也推出了更多的左對齊的模版,在 16:9 的比例中我們非常推薦使用。
扁平化的設計在簡報中的應用,從圖標 (Icon) 開始流行,到了今年,不管是插圖、還是裝飾用的幾何圖形、線條...扁平化的設計將隨處可見。
人有五覺,在簡報中一定會用上的有兩覺 :
視覺 : 看投影片及簡報者
聽覺 : 聽簡報者口說
最近流行的沉浸式簡報,指的不是大量的投影片動畫特效,或是過度抑揚頓挫的口說表演,而是合乎邏輯的使用以上兩者,放大閱聽人在視覺及聽覺上的感受,達到更好的溝通效果,通常適用於感性主題的簡報情境。
「打火哥」蔡宗翰在 2019 年 12 月來到簡報小聚分享,當時的登台就是一場高水平的沉浸式簡報,大家也可以在影音平台上找到他的精彩簡報。
更進一步的,也可以利用投影片之外的小道具,來刺激視覺及聽覺之外的感官,例如有實際的物品讓人觸摸、氣味...等。
2018 年 11 月,也是第 40 場的簡報小聚,我們邀請到「無光晚餐」的幕後策劃者,也是驚喜製造公司的陳心龍來分享,在他登台分享的後半段,我們將現場的燈光全部關閉,並偷偷在觀眾席間噴灑獨特的氣味,讓大家體驗部份「無光晚餐」的精神,這就是一段非常棒的沉浸式簡報。
終於,簡報講者開始意識到,聽眾其實並不在意 :
你是誰、你從哪裡來、你過去做過什麼事
開場一個簡單的 Hello,就可以直接進入重點,比方說在培訓授課的情境說明今天的學習內容有哪些,然後就開始教學、在銷售提案的情境說明你可以解決的問題是什麼,或是為什麼對方需要你的產品 / 服務、在會議報告的時候告訴主管結論再接著說明原因...不管在什麼樣的情境下,人們更在意的一直都只有一個 : 我可以從你的簡報中得到什麼。
不要再用 Thank You 結尾了!
(Thanks、謝謝您的聆聽、謝謝您的時間、以上...都不要再用了)
簡報是一種以終為始的思考策略模式,在結尾的時候,明確的告訴對方,你需要他做些什麼事情,比起道謝,會更有助於推進事情往目標前進。
在內部會議的情境中,你可以參考下面的這張圖,將你的簡報最後一頁改成類似的樣子,明確的告訴對方,接下來的 Action Item 是什麼。
而在外部的情境,常見的誤區之一是要大家掃瞄 QR code,但事實上在台灣的使用習慣,大家是會去搜尋關鍵字,所以你可以試著在簡報最後一頁,提供一個可以找到你的產品 / 服務的關鍵字,做為最後的行動項目。
所以,現在換我們為你設計一個結尾行動啦,那就是如果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或是你覺得對你的朋友會有幫助的話,請分享它吧!
本文作者:BFA 簡報 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