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 MIC複選:我告訴阿歆,我要參加「演講比賽」[TEDXTAIPEI心得文2/4]

編按:延續上篇文章中『OPEN MIC初選:我要講「太空的什麼?」[TEDXTAIPEI心得文1/4]』提到,準備一場演講的事前功課,第二篇將從「演講談什麼」說起。登台演說的機會並非天天都有,當麥克風落到講者手中,千萬別只高談闊論理想,請考慮台下人想聽的。這點很多人都知道,但很多人都只有用想像、假設的方式。自編自導自演是非常危險的。

書面審查通過的人,可以在 OPEN MIC 的舞台上做 6 分鐘的分享。書面審查結果的公告日期是早就知道的。老實講,說不緊張是假的。那天白天我還在太空夏令營上課,只要有空檔,我就會打開 email 看看有沒有通知。在台上上課時你會覺得時間過的很快,轉眼吃午餐,轉眼傍晚又放學了。上班時間已經過了還沒通知,那恐怕是沒有機會了。5 點多回到旅館,在房間放完行李後我走到吃早餐的餐廳逛一下。忽然發現手機有一個 02 開頭的未接來電,立刻回撥後聽到的第一句話是「TEDxTaipei你好」。哈哈哈,我大概知道接下來要講什麼了。

書面審查通過,也就是可以真的站在 OPEN MIC 的舞台上說出自己的想法了,這感覺很妙。入選的有 16 位講者,我是其中一個,而 16 位中有 4 位會在決選被選出來參加 TEDxTaipei 2016 年會。

我知道用演講比賽來形容 OPEN MIC 其實不太貼切,但我也不知道怎麼跟阿歆講。不過某種程度來看是可以當做演講比賽來看,只是它要選的不是「技巧」,最最重要的「idea」。演講就和書面審查不一樣了,台下的評審與觀眾是從台上的第一句話開始被「帶著走」,台上講什麼,台下接受什麼,台下短時間內不會做深入的思考,但台下可以選擇「繼續認真聽」或是「打開手機看 FB」。

一旦台上與台下的連線中斷,那就要套一句蔡宗翰的金句了。

「吸引台下注意」說得簡單做得難。如果一個分享的主軸不夠清楚,大家聽不懂這個故事到底要表達什麼?那連線很難維持下去。這個主軸可以從我前面提的三點出發:

1.  國家太空中心的工作
2. 人造衛星對人類的貢獻
3. 為了讓大家了解這些貢獻,我做了什麼?

這三點只是三個「事實的描述」,或許大家會耳目一新、或許會覺得太空中心聽起來很厲害,但是必需更聚焦。第 1 點和第 2 點是我常常講的題目,這些題目是在學校與博物館講,大家看到題目與講者,大概就知道這個人是要講什麼東西了。

以一般演講的聽眾來說,覺得沒興趣的人根本不會走進來聽,進來坐下聽的人基本上就已經是有興趣的人了,我不太需要再「特別引起大家對題目的興趣」(頂多只需要引起大家對我的興趣)。但來到 OPEN MIC 的聽眾與評審來自各個領域,聽眾與評審都不是「為我而來」,準備起來難度高很多。

而通過初審的講者一共有 16 位,16 位講者有 16 個 idea,背後有 16 個故事。故事規模有大有小,但都一樣重要,都一樣需要被分享。在準備過程中,我不斷想到了下圖這些人。決選中大家在「比」的,不是投影片、不是技巧,而是「小宇宙」,如果你也是聖鬥士,這樣講你應該懂。

想要站上 TEDxTaipei 年會,我實在很不想用「贏」這個字來形容。應該要說,我的分享必須要比其他講者的分享更值得被分享。「台灣的太空計畫有哪些貢獻?」、「我為什麼要推廣太空科學教育?」、「太空計畫讓我有什麼感受?」,這些都是我覺得應該可以的主題,但總覺得有點…說不上來,有點表淺、有點小,雖然這些我覺得很重要,但又好像不是最重要…這些題目的背後,應該還有一個更核心的問題,才會有上面這些延伸。

準備一個像這樣的演講,自編自導自演是非常危險的,一定要講給「圈外人」聽聽看。這一點很多人都知道,但很多人都只有用想像假設的方式在模擬,沒有做到真的站在台上,而台下也坐著沒聽過這個題目的人在做練習。這一點相當重要,演講可以比喻成舞台劇,本身是與台下的溝通與互動,就算大部份的劇本會「跟著台上的安排走」,但是站在台上的人,也需要測試你的「劇」能不能真的帶動台下的人。

你既然知道舞台劇看現場跟看 DVD 不一樣,演習視同作戰,如果這個演講對你夠重要,那你在練習的時候,也一定要站起來講給坐著的人聽。你試一次,就會感覺到我的小宇宙了。而我才剛約好我朋友哪天要陪我練習,我就知道我要跟大家講的是什麼了…

「台灣為什麼需要太空計畫?」,沒談這個,其他都是空談。

延伸閱讀
OPEN MIC初選:我要講「太空的什麼?」[TEDXTAIPEI心得文1/4]

本文出自:http://doctorx9000.com/3874/

作者:科學X博士

責任編輯:BFA 編輯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