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群接案工作者 愛瑞兒:創造一個「有風格」的社群

3 月 21 日,簡報小聚第 44 場「跨界的溝通心法」邀請到「社群接案工作者 愛瑞兒」擔任 Before Speaker。作為 Instagram 研究家—愛瑞兒在簡報小聚中,從經營者角色出發和大家分享經營品牌的心法。

愛瑞兒.jpg

回首近四年的社群網路,型態皆不斷地大幅改變,YouTube、Facebook、Netflix 及 Instagram 都快速地竄紅;而愛瑞兒鑽研最深也最擅長的社群平台是 Instagram,她列出三大竄紅的原因,分別為:容易操作、具備隱私及比較親密。

容易操作:介面及功能相較  Facebook 簡單,沒有過多的廣告,也沒有社團或購物等繁雜的功能

具備隱私:工作上我們習慣與客戶彼此留下通訊軟體的聯繫方式,像是 Facebook 或是 LINE,但不會透過 Instagram 來聯絡公事。

比較親密:無論朋友或是網路紅人,大家常透過 Instagram 中的「限時動態」功能發出日常、即時的生活動態。

相對於 Facebook 是一個資訊傳遞的平台,Instagram 顯得更親近於日常。而上述提到的三點中,愛瑞兒認為「親密性」是社群最重要的核心。因為社群就是希望人們越來越親近彼此,進而產生更多互動。

「創造一個『有風格』的社群」

不能只是資訊傳遞的空間、生硬冰冷的和按讚的人互動

要更有風格的呈現內容,最直觀的是「貼上標籤」,雖然大家總說「不能貼上標籤定義一個人」,但社群就是相同喜好的人聚在一起,形成同一調性的同溫層,調性相符的受眾自然會被吸引進來。

那麼,關於是因為品牌訂立特定的形象吸引到了受眾,還是因為受眾的喜好而設定了品牌形象的定位?對於這點就像是雞生蛋蛋生雞的概念,因為了解受眾的喜好,所以創造了品牌的形象;同時,也是因為受眾的特性,所以更加立體化品牌形象的個性。愛瑞兒以台灣吧的品牌形象角色:黑啤為例,黑啤的受眾的學生,他們兩者的共同特性為愛學習,但有偷懶的個性。有著共有的嗜好或興趣,人們容易將彼此視為同一類的人,進而被吸引、產生互動和關注。

貼上標籤的好處:「除了拉近品牌與粉絲間的距離,也提供社群經營者較容易複製的樣貌。」

也就是即便小編由不同人經營,角色的對外形象依舊不變。

愛瑞兒分享一位她覺得非常會貼標籤的一位女士:Michella Obama

因為她在 Instagram 簡介中為自己放了這些標籤:第一夫人、妻子、媽媽、愛狗的人等。作為女性,第一夫人是較難做到的,其他的標籤卻有很大機會也能為自己這麼來下標籤。因此 Michella  便會有種親近感,讓那些也是妻子、媽媽、愛狗的人對這個也有同樣標籤的人有好感。

「除了幫自己貼標籤,也幫粉絲貼標籤」

可以以職業、諧音、品牌格調或創造吉祥物,在品牌創建的人格角色下,為粉絲貼上標籤。而這個立體的人格角色也將會在社群中逐漸發酵。

在有了鮮明的角色背景的基礎下,社群可以再往下一步深入的內容:

「互動性」:用角色的個性和受眾互動

「主題性」:讓受眾知道你今天可能會發什麼類型的文章

「即時性」:與時事結合,乘著熱燒話題帶入關注的流量

「創造性」:以品牌角色的個性出發,創造更多不同的內容

愛瑞兒.jpg

其實不僅新品牌能有個性立體鮮明的人格,既有的品牌也能做到。

回到一開始愛瑞兒提到的台灣吧例子,在 2018 年初時,台灣吧在 Instagram 的經營方式大幅轉型,發文圖片皆以 2D 動畫露出,並以黑啤這個角色為第一人格講話。在發文的文字敘述的方式整個不同,不再是動畫師的口吻分享,或是闡述品牌理念,而是角色活靈活現的告訴你他發生了什麼事情。這樣的改變很突然,但帶來極高的成效。在新的模式運營下,大家都想要跟黑啤這個角色聊天、想了解黑啤的大小事。

愛瑞兒回首自己經營社群的這段過程,她覺得小編的角色,就像鮮奶茶中的牛奶之於紅茶,是讓茶味能夠更香醇、更滑順的催化配方。於是分享的最後,她也誠摯地邀請大家一起來創造一個更有風格的社群!

最後和大家分享愛瑞兒在這次登台中,幾項大家也能應用在簡報上的亮點:

「風格一致性」:愛瑞兒的個人風格鮮明,無論在台下抑或登台,個人風格皆一致,並且於簡報畫面和身上的衣著,都一貫使用黃色,作為個人的識別色。

「同質性敘述」:愛瑞兒的分享圍繞在各家網路內容、社群是如何搶奪著現代人使用手機的時間。

「建立可信度」:分享自己社群經驗的工作背景,從任職品牌和專職領域中,建立話語權的可信度。

簡報小聚.jpg

本文作者:BFA 簡報 編輯部

(BFA 簡報是台灣首個簡報溝通主題社群。我們為職場人士提供簡報溝通相關的資訊與專欄文章,從線上到線下持續提升您的職場影響力!)

 

簡報小聚 #45 場 2019 年 4 月聚會

4 月 18 日|台灣首個簡報溝通主題社群

簡報小聚是一個以簡報溝通為主題的交流聚會,每次聚會由「主題分享」與「自由交流」兩個環節組成。「主題分享」將由三位講者 (Before, After, Pro Speaker) 依次帶來 20 分鐘的簡報溝通故事、經驗或技巧分享。

而在下個月的聚會,Before Speaker 將在與三位駐場簡報人一對一交流 #結構企劃 #視覺呈現 #訊息傳遞 後再次登台,成為 After Speaker。我們希望通過定期的聚會讓每一位參與的夥伴們都能看到簡報溝通力提升後,帶來的改變力量。

歡迎各領域朋友一起來聽三位講者分享簡報溝通經驗及技巧,並與現場的職場人士交流,渡過不同體驗的夜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