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體與字體- 從《攻殼機動隊》看字型應用

(本文由 簡書 任宁 授權 BFA簡報小聚發布)

 

《攻殼機動隊》的真人版上映,是所有「攻殼迷」的大事。我也添列其中,在首映當天去湊了熱鬧。由於走進影院時的期待值並不高,看下來倒是覺得還可以。托一位朋友寄來樣書的福,最近在看 William Gibson 的散文隨筆集《Distrust That Particular Flavor》,電影裡通過特效呈現的濃濃賽伯朋克(Cyberpunk)味道讓我覺得很親切,而且川井憲次為押井守的動畫劇場版寫的《傀儡謠》在真人版片尾響起時,我瞬間想起了川井親自上陣擊鼓的那個現場演奏版的視頻。都是二次元到三次元,隱隱有種「合上了」的感覺。

不過這篇文章倒不是影評。作為一個沒有讀過原作漫畫的人,我想粗淺談談的,是動畫(數個 TV 版、OVA 系列及劇場版)與真人版所使用過的幾種標題字體。

(所有圖像資料都基於 Fair Use 原則,拍攝、掃描或截取自 Production I.G 或者真人版電影版權方官方宣傳品或視頻畫面。)


 

《攻殼機動隊》的動畫標題字體,並沒有從開始就定下某個規範,而是經歷了一個變化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有過幾種字體同時出現的情況。但要說流傳最廣、最具代表性的,想必是從 1995 年押井守執導的第一部劇場版開始使用的中間帶有三角形的主標題 logo。雖然後續作品的海報標題多有變化,但這個 logo 似乎是以「主 logo」的角色,一直在各處出現。

1.png
2.png

不只是正片,在之後面世的各種周邊產品,例如《GHOST IN THE SHELL/攻殻機動隊 2.0 ORIGINAL SOUNDTRACK》和《GHOST IN THE SHELL / 攻殻機動隊 原畫集 -Archives-》的封面上,這個設計也多被沿用。

 

3.png

從以上四張圖片可以看到,搭配英文「GHOST IN THE SHELL」的日語漢字至少有三種字體。第一張裡的無襯線字體選擇我認為是不恰當的,與英文字體並不搭配。第二、三張的選擇較佳。第二張採用的,我猜,是參與「思源宋體」計畫的 IWATA 旗下的イワタ特太明朝體オールド。海報設計師還在原有字形基礎上,拉長了每個字的「撇」的部分,同時為了追求視覺平衡而縮緊中宮,調節了字形結構。這麼一來有點「清刻本悅宋」的感覺,顯得飄逸靈動,也「酷」了不少。這樣的風格讓我想到藤田重信設計的築紫明朝體的「見出ミン」系列。這是一套帶一點手寫楷體韻味的、俊秀瀟灑的粗宋,同時有刻字和手寫的風格,流動感很強,非常漂亮。

 

以下是未經調整的イワタ特太明朝體オールド:

4.png

以下是未經調整的築紫C見出ミン:

5.png

第三張用的,應該是 SCREEN 出品的ヒラギノ明朝。(上面三種日文字體的名稱,姑且分別翻譯成叫「岩田老特粗宋」、「築紫標宋」和「冬青宋體」吧。)

 

而「GHOST IN THE SHELL」所使用的字體都一樣,應該是由 Linotype 出品、Morris Fuller Benton 在 1911 年設計的襯線體 Bodoni Bold Condensed。設計師在字形已經收窄的基礎上,對排版做了微小調整,進行了一些橫向的擠壓,縮小了 S 和 T、E 和 L 之間的字偶間距,讓標題整體變得更緊湊。以下是未經調整的 Bodoni Bold Condensed:

6.png

以下是海報上標題的掃描截圖:

7.png
8.png

 

在 2004 年上映的押井守導演的劇場版第二部《Ghost in the Shell 2: Innocence》的海報(下圖)上可以看到,之前「IN THE」外面的三角形被去掉了,字偶間距被進一步調整縮小,但整體設計還是保留了下來。

9.png

 

襯線體可以追溯到古羅馬時期的圖拉真石柱銘文。而這裡使用的 Bodoni 則是一種經典的現代(Didone 或 Modern)風格襯線體。現代風格帶有橫平豎直的幾何特徵,每個字母都像列隊的士兵一樣站得直挺挺的。得益于刻字技術的進步,對比舊風格(Old Style),現代風格一般採用極細的襯線,具有強烈的粗細對比,重心線的傾斜角度也逐漸接近垂直——這是手工書寫向現代排印轉變的一個表現。這種襯線體常被用來表現客觀、高級、銳利、工業、嚴肅而不失優雅等特徵。所以許多時尚奢侈品牌也用現代風格襯線體作為 logo,比如 Giorgio Armani 和 Burberry 就使用了現代風格襯線體的先驅 Didot,而 Valentino 就採用了跟這裡一樣的 Bodoni 字體。

Bodoni 是由義大利人 Gianbattista Bodoni 於 1790 年鑄造的(據說是受到 John Baskerville 的 Baskerville 字體影響)。它被認為是現代風格字體的經典之一,後世有許多複刻、精修和再設計的版本出現。這套字體有幾個字形(glyph)比較有意思,例如它的 M 特別窄,Q 的尾部先垂直向下再轉彎,以及 R 的尾部有個漂亮的弧線等等,只是這些特點在「GHOST IN THE SHELL」這幾個單詞裡沒有出現。

有意思的是,不知出於何種考慮,在1995 年劇場版的國際版英文海報中,標題字體被換成了 Bauer Types 出品的 Bauer Bodoni Bold 和 Bauer Bodoni Bold Condensed 的「修改混合體」。

a1.png

未經調整的 Bauer Bodoni Bold Condensed 如下:

a2.png

未經調整的 Bauer Bodoni Bold 如下:

a3.png

 

不過,其實無論是哪種 Bodoni,都非常符合《攻殼機動隊》這部探討科技哲學、未來犯罪和人性糾纏的「文藝動畫片」的調性。Bodoni 銳利的尖角和筆直的形態,傳遞出一種冷峻嚴肅的態度。這套字體在當年傳遞出了工業革命之下的時代新風,Production I.G 將它用在《攻殼機動隊》這樣一部帶有反思色彩的作品上,或許可以理解成是某種隱喻?

 

無獨有偶,同樣是 1995 年面世、亦屬許多人心中科幻神作的《新世紀福音戰士》,在標題字體上也使用了襯線體,但是不像《攻殼機動隊》,他們選擇了 Times New Roman Bold Condensed 這種帶有過渡(Transitional)風格的襯線體。也許這麼做是為了體現「Evangelion」這個詞背後凝重的「時間感」吧。顧名思義,過渡風格是舊風格與現代風格的中間地帶。跟上面的 Bodoni 對比,可以明顯看出字形筆劃和襯線的粗細差異大有不同。

 

而在 2002 年《攻殼機動隊》TV 版第一季發行時,除了使用上述的 Bodoni 標題,還有如下圖中的另外一套標題字體並行出現。標題中的日文部分,似乎是採用了 DynaFont DF 金文體,並且進行了一些裝飾性的調整。

 

以下為未經調整的 DF 金文體:

「金文體」是以 1978 年河北省平山縣出土的「中山王方壺」上 448 個字的銘文為原型製作的。日本 DynaFont(臺灣華康字型在日本的分公司)在設計之時,在不破壞神秘感的前提下加入了一些現代化的感覺。在《攻殼機動隊》這樣一出以未來做背景的戲裡用上中國戰國時代風格的文字,明明是高科技,卻搞得像是出土文物一般,大概是為了追求給觀眾帶去強烈的感官對比吧。

 

而英文部分,則應該是對 Barry Deck 在 CalArts 學生時期設計的 Template Gothic 進行一系列深度修改的結果。以下為未經調整的 Template Gothic Bold:

以下是標題字體:

a8.png

上下二圖的區別是明顯的,但也可以看出,標題字體裡有許多 Template Gothic Bold 的影子。假若我的猜測正確,那麼刻意不採取現成的軍事風格噴塗字體,卻轉而對現有字體進行大幅改動,這個選擇背後,有著怎麼樣的故事呢?Template Gothic 是以「不完美」而著稱的字體,是「不完美之人類棲居的不完美之世界的不完美之語言(the imperfect language of an imperfect world, inhabited by imperfect beings)」。也許「不完美」這個意象,便是製作方費盡心機想要傳達的?

 

在 2004 年 TV 版第二季《攻殼機動隊 S.A.C 2nd GIG》,標題中出現了公安九課的數字「9」的變體,標題字體改成了 Matrix II Bold,調整了字偶間距,為數位「2」使用了更大的字型大小,並且對標題裡的字母「S」了些類似 Matrix II Semi Wide 的「加寬」處理。Matrix II 是 Zuzana Licko 在 1986 年對原來基於 bitmap 的 Matrix 字體家族進行重新設計的結果,是首批 PostScript 字體之一——Adobe 在 1985 年才對外公開了 PostScript 這門語言。打這之後,數位字體設計師可以在電腦上用貝茲曲線畫好字形,然後在任意的解析度和尺寸下進行渲染——在之前,可都是要一個個圖元拼起來的。TV 版第「二」季,對應使用 Matrix「II」,不知道是否巧合。順便一提,據說受到《攻殼機動隊》啟發而拍攝的《駭客帝國》系列,英文片名也是「The Matrix」。

以下是未經調整的 Matrix II Bold:

以下是未經調整的 Matrix II Semi Wide:

 

另外可以看到,日文標題部分的字體也做了調整,但乏善可陳,按下不表。

2006 年,神山健治又作為導演推出了劇場版 OVA《攻殼機動隊 S.A.C SSS》(並且在 2011 年出了 3D 重製版)。從標題字體來看,這是「全面無襯線化」的開始。日語標題使用了類似中文等線體的字體,樸素端正,十分清晰,但也許是嫌過於單調了,又加了一些(有點莫名其妙的)裝飾性元素,大概是想體現未來都市的天際線?「STAND ALONE COMPLEX」使用的是與著名的 ITC Avant Garde Gothic 相似的 URW Gothic 字體,風格上屬於幾何(Geometric)無襯線體,與等線體在視覺上倒是很搭配。

b1.png

以下是未經調整的 URW Gothic:

比較有意思的是「Solid State Society」的部分,使用了與 Matrix II 一樣,同為 Zuzana Licko 設計的 Lunatix 字體,並且將其手動傾斜(slope)了(這套字沒有 Italic 版本)。「Lunatix」跟「lunatics」同音,也就是「精神異常者、狂人」的複數形式——而這部劇場版裡的確有許多瘋狂癡癲的情節。上面的日文等線體和英文幾何無襯線體都是清晰,理性、簡潔,沒有手工感,並且非常冷靜的字體。而隨著視線往下移動,瞬間轉換成仿佛是歪咧著嘴在瘋笑的 Lunatix,這可以說是通過字體在講故事了。

 

以下是未經調整的 Lunatix:

與此同時,這部 OVA 的藍光碟封面設計就比較糟糕了。在這截圖的方寸之地就出現了三種風格五種字體搭配三種特效,令人眼花繚亂。我猜這位平面設計師的年齡應該比較大,所以會為「GHOST」和「SHELL」兩個單詞選擇用類似 Bob Newman 設計的「Data 70」這樣的字體來體現「科技感」和「未來感」——這思路在上世紀 90 年代也許還行得通,但這樣的設計放在 2006 年,就有點「落伍」的感覺了。

 

在《攻殼機動隊 S.A.C SSS》之後,接下來登場的是 2013 年到 2014 年期間推出的四部劇場版《攻殼機動隊 ARISE》系列,由黃瀨和哉擔綱總導演一職,在電視放送時的標題叫《攻殼機動隊 ARISE ALTERNATIVE ARCHITECTURE》。下圖海報標題裡日文「攻殼機動隊」和英文「ARISE」使用的字體應該是基於某種(我看不出來的)美術字體深度修改而成的。而「GHOST IN THE SHELL」和下面的每部之名稱,使用的則是 Bank Gothic 字體的 medium 和 light 兩種字重版本。

以下是未經調整的 Bank Gothic Medium:

 

電影海報或者遊戲封面的副標題,經常會用 Bank Gothic 來寫(在上面「S.A.C 2nd GIG」那張圖裡,右上角的「VOL 06」也是用了 Bank Gothic)。但在這裡採取這個字體,除了「跟主標題字體比較搭配」之外,或許暗含有向前作致敬的意味——Bank Gothic 的設計者與 Bodoni Bold Condensed 一樣,都是 Morris Fuller Benton——當然更可能是我想多了。從十幾年前強調「不完美」的 Template Gothic,到整齊穩重的典型「都市標牌字體」Bank Gothic,時代審美在變,《攻殼機動隊》的導演、敘事方式和內容也隨之不同。打個奇怪的比方,從大改 Template Gothic 到直接使用 Bank Gothic,仿佛一個喜歡動腦筋鼓搗改裝車的暴走青年,十幾二十年後變成了四平八穩地開著富豪送孩子上學去的中年大叔。雖然孰高孰低見仁見智,但總歸讓人不禁有點唏噓。

 

2015 年,依然是黃瀨和哉執導,《攻殼機動隊 新劇場版》上映。這是《攻殼機動隊》漫畫誕生 25 周年的紀念作品。

 

標題的日文部分在某種中宮比較小的粗黑體上進行了不少「噴塗式字體」風格的修改。我推測元字體是森澤出品的ゴシックMB101 B。英文「GHOST IN THE SHELL」部分則使用了放大字偶間距的 Linotype Ordinar。

以下是未經調整的ゴシックMB101 B:

以下是未經調整的 Linotype Ordinar Regular:

 

最後……終於說到了真人版。真人版的標題延續了之前幾作使用無襯線字體的做法,但是恢復了最早的「IN THE 三角形」設計,應該算是在致敬 1995 年的劇場版第一部。在不同的地區和管道,宣傳品上的字體使用有所不同。

 

英文版海報使用的都是無襯線的 Futura 字體。

雖然現在無襯線體常常被用來表達「科技感」,但要論在歷史上出現的時間,其實無襯線體要早於襯線體。無襯線體可以大致分成四類:早期無襯線(Grotesk)體、新無襯線(Neo-Grotesk)體、幾何(Geometric)無襯線體和人文(Humanist)無襯線體。

而 Futura 則是幾何無襯線體的典型代表。所謂「幾何」,就是強調字形的幾何形狀,使用寥寥數種幾何圖形(圓形、矩形、三角形)等等表現出字母的樣子。

為了增加可讀性和易認性,Futura 字體的頂角和底角非常銳利(同時也跟「IN THE 三角形」這個元素很搭配),小寫字母的升部降部偏長,許多字形都做了近乎正圓的處理。在「GHOST IN THE SHELL」這幾個單詞裡,我們可以看到貌似正圓的「O」。只有當與真正的幾何正圓對比時,我們才會發現 Futura 的 O 的形狀是經過調整的,水準方向的筆劃被微調修細了一些。

 

第一張圖裡的標題字體,是直接用的 Futura Book。第二張,則應該是在 Futura Medium 的基礎上自行「增肥加粗」增加字重的成果——至於為什麼不直接使用 Futura 家族裡的 bold 或者 heavy 版本,我猜也許是為了尋求與 Futura Book 在字形上的統一。

 

以下是未經調整的 Futura Book:

以下是未經調整的 Futura Medium:

以下是未經調整的 Futura Bold:

以下是未經調整的 Futura Heavy:

c4.png

 

對比可見,bold 和 heavy 版本的字形在形狀上與 Futura Book 有明顯不同。所以或許可以推論,Futura Book 標題字體先於第二種較粗的標題字體出現,所以後者要去努力「配合」前者給人留下的印象。

跟大名鼎鼎的 Helvetica 字體一樣,Paul Renner 在設計 Futura 時,也受到了包豪斯學派「形式追隨功能」思想的影響,強調理性和字體功能——設計師 Chris Daniels 曾經以 Futura 字體設計了一系列關於 Futura 歷史的海報,大標題就是「高效與進步」(Efficiency & Forwardness)。另外,Futura 這個詞在拉丁語裡是「未來」的意思。總的來說,Futura 倒的確是非常適合科幻片。

而也許是為了符合「好萊塢引進片」的頭銜,在日文版的海報和網站上,破天荒地第一次沒用漢字,而是用黑體的片假名拼寫出了「GHOST IN THE SHELL」,也加了跟《攻殼機動隊 新劇場版》一樣的「噴塗」效果。英文標題部分沒用 Futura,倒是選擇了老朋友 Bank Gothic,不過只用了 light 一種字重。

以下是未經調整的 Bank Gothic Light:

 

 

簡體中文的海報上是沒有英文「GHOST IN THE SHELL」的,除去化用了三角形這個設計項目和同樣使用黑體之外,標題字體方面可談之處不多。

 

我並非字體設計方面的專家,這也是第一次寫字體相關的文章。而且無論使用日文還是英文,都很難在互聯網上找到與《攻殼機動隊》標題字體相關的官方資料,所以這篇文章裡所有結論皆基於 MyFonts 的 WhatTheFont 字體查找工具和我的自行對比推測。草草寫就,肯定有錯誤或者不全面之處,歡迎各位指出。

 

(再次聲明,所有圖像資料都基於 Fair Use 原則,拍攝、掃描或截取自 Production I.G 或者真人版電影版權方官方宣傳品或視頻畫面。)

-

本文發布:BFA 編輯室

原文作者:簡書.任宁

封面圖示: 攻殼機動隊台灣海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