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型散步試讀_桃園機場指標的大問題:新細明體用錯了地方

這是 justfont 新推出的《字型散步》中第一章裡的專文。第一章主要談字型在我們日常生活裡的重要性。這篇文章是基於去年我們迴響廣大的一篇文章〈桃園機場用新細明體,哪裡有問題〉完全改寫而成。Blog 版本文章在排版與圖片上已經有所調整,與實體書不同。

把新細明體用在機場指標上,不是這個社會最麻煩的問題,卻反映某種根深柢固的「細節盲」症候群──對環境中嚴肅的設計問題缺乏思考,認為指標這種東西,只要看得懂就可以,不必要求太多。這是一種意識形態,認為該把時間精力花在刀口上,而不是枝微末節的小事(例如字體)。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的國門,桃園機場第一航廈的指標全都用了新細明體。

15707561755_e94b93bf74_o.jpg

但就像前一篇說過的,在某些地方,例如公路、機場,字體還真不是枝微末節的小事。這個資訊承載者的表現,影響讀者的體驗感受,甚至我們的人身安全。

機場是「第一印象」,各方面設計都會影響旅客對當地的觀感;偌大而龐雜的空間設施,也需要有良好的導引,才不會讓旅客迷路。甚至,發生緊急狀況時,指標要能適時發揮作用,引導安全的逃生路線,保護旅客的生命安全。

以上這些重大任務:形象、導引、公共安全,桃園機場第一航廈交給了新細明體,就是你我電腦裡都有的系統字型。這字體真的可以勝任這些任務嗎?

不過,指標的呈現不只關乎字體,還有背板材質、發光方式等面向,在評價指標看板時都要一併考慮。若有問題,也是這些因素的綜合。

他山之石,不一定可以攻錯

話說從頭,這樣的規劃甚至還是向香港機場借鏡的。原本,香港機場指標設計之所以採用新細明體,可能是為了讓旅客看得更清楚,因為字體細,所以筆畫不會糊在一起。

15705657861_31a0a9d024_o.jpg

攝於香港赤鱲角機場,字體是新細明體

以下是我們在台大醫院看到的狀況。台大醫院指標燈箱也是同樣材質、同樣發光方式,但卻使用了過粗的字體,使得筆畫都糊在一起了。

15705657891_8c3a9fa0f7_o.jpg

從遠方看,這些字就像一塊塊發光體,絲毫沒有發揮導航的功能。在長廊上,面對看不清字的指標,根本不知道怎麼找到自己要去的處室。反觀台北捷運、高鐵的指標系統,都是背景全黑,只有文字發光的設計,這種設計若採用較粗的黑體,也比較不會有模糊問題。

15522727940_3d142b7560_o.jpg

台灣高鐵的指標,只有文字會發光

受既定材質與發光影響,桃園機場第一航廈的指標使用新細明體,看來是很理智的選擇,可以讓字看來更清楚。但這樣的結果讓我們滿意嗎?

可視性:萬眾矚目或隱而未顯

這個指標設計解決了一個問題,卻衍生出更多問題。這個案例,便是「可視性」(visibility)不夠的問題。可視性,指的是從一段距離之外可以輕易發現指標存在的特性,同時可以閱讀、辨認;如果要旅客、使用者跑到指標正下方才能看清楚指示方向,便失去了指標的意義。

一般用在內文的細明體最大的特色是什麼呢?就是細(好像廢話)。例如你現在所看到的這段文字,是不是跟前後的黑體明暗度差很多呢?就是因為它的細,所以不管在螢幕或印刷內文,都不至於糊在一起。但也是因為「細」,導致這個字體在版面上並不那麼「亮」。傳統中文印刷術語裡,明體又叫「白體」,也是這個原因。

將這議題搬到指標上,就能說明「可視性」問題是怎麼回事。新細明體用在指標是為了防止模糊,解決的是「易辨性」(legibility)問題。但新細明體的「可視性」不理想:比起黑體,細明體相對暗淡,並不引人注目。連注目都無法獲得,更不用談能否辨認了。

而且,這還只解決了發光設計所引發的易辨性問題。為了指標系統的一致性考量,桃園機場的許多標示都採用了新細明體,包含不會發光的電梯前告示、垃圾桶標示等等。比起能發光的告示來說,這些不會發光的新細明體又更難讓人從遠處注意到了。

問題還不只在高調或低調。可憐的新細明體,放大後不一定更加引人注目,但卻很可能會被嫌「好醜」。

看起來醜,不是新細明體的錯

新細明體最大的美感問題,可能是因為長時間擔任系統字型導致的審美疲乏,因此無法體會它的「美感」。它是典型的,小字時很素雅、大字時很乾癟的字體。因為它本來就是針對「內文」而設計的字體,字裡面的空間配置也是針對小空間設計的。

它的功能性很強,在解析度不高的電腦螢幕上,這字體縮小後照樣讓人讀得懂、用得上。用在報告內文,則可確保輸出效果不會因為軟硬體的差異而受影響;沒有突出個性的特點,也不會讓讀者分心,可以專注在內容上,這就是為什麼有些學院規定寫論文要用新細明體。

15087615484_1b965ec60a_o.png

雖然小塚明朝、儷宋評價都很好,但是放到這麼大,看起來也跟新細明體差不多

但是新細明體放大之後白色的範圍過多,黑色的線條太少。用在版面標題──視覺的注目焦點上,好象營養不良的肉,毀了整道主菜的口感。其實,把一個很細的、針對內文設計的明體放大到指標大小,評價大概都不會高到什麼地步。用於內文的明體,與用於標題的明體,本來就是不一樣的東西。不信的話,我們把設計業界評價優良的小塚明朝EL與儷細宋放到很大,跟新細明體比較起來,還真是半斤八兩。

15709136642_12bac69d1f_o.png

橫筆加粗的明體比較適合指標

好看的指標可以讓建築物更有質感,也會增進各地旅客的第一印象。但可惜的是,放到這麼大的新細明體,恐怕很難讓人有什麼好印象。不過,要特別說明的是,明體不是不能用在指標,只是若要發揮良好的性能,就必須經過調整。上圖中間橫筆適當加粗,比起左右,是比較理想的標識明體設計。

有了易辨性,卻犧牲旅客體驗

如同前述,這種看板材質與發光方式下,新細明體的確解決了糊在一起的問題,但是,放大到指標大小的新細明體,並不容易引人注目,也不美觀。

或許有人會說「功能比較重要」,但是功能與美感並非對立的概念,它們都是使用者體驗的一環。現代設計的理念,固然注重能否解決問題,但卻也從未排除「美感」此一向度。美感也是功能的一部份,讓使用器物的人更愉悅,更能沉浸其中。它跟現在講究的形象、品牌,也是關聯在一起的。畢竟,對於初來乍到的旅客來說,機場的設計就是第一印象。更何況,新細明體作為指標,也無法滿足「可視性」的功能需求。

為了兼顧功能與美感,設計團隊往往要反覆實驗,才能得到令人滿意的結果。香港機場、桃園機場的指標設計就停在(半調子的)功能性面向,而沒有更進一步思考怎麼平衡功能與美感。國際機場指標設計的優良範例,如法國巴黎戴高樂機場、東京成田機場的指標,就針對發光方式、背板材質、字體設計與排版上,有更用心的研究與經營。

15522727890_636917519e_o.jpg
15522157138_e26470c704_o.jpg

國際上眾多機場、車站指明使用的 Frutiger 字型,本來就是專為法國巴黎戴高樂機場設計的。

目前的國際設計潮流是也將通用設計(universal design)概念引入指標設計,也有專門為此目的設計的「UD字體(UD是通用設計的簡稱)」。或許可以考慮引進UD字體,但是桃園機場指標的問題不僅出在字體而已,它需要針對發光方式、背板材質、字體設計,與資訊流呈現方式大改造。作為建物內導航與形象的代表物,指標系統是值得投資的「使用者體驗」設計,而不是枝微末節的門面妝點工程而已。

 

本文作者:justfont / 長期培育新品種中文字型,並持續挖掘字型之美。我們是做字體的人,也是愛字體的人。我們是 justfont。

justfont-logo.jpg

本文出自:[字型散步試讀] 桃園機場指標的大問題:新細明體用錯了地方

責任編輯:BFA 簡報小聚 編輯部

 

簡報小聚 #29 2017 年 12 月聚會

12 月 21 日|體驗簡報中的五感

BFA 簡報小聚是一個以簡報溝通為主題的交流聚會,每次聚會由「主題分享」與「自由交流」兩個環節組成。「主題分享」將由三位講者 (Before, After, Pro Speaker) 依次帶來 20 分鐘的簡報溝通故事、經驗或技巧分享。

而在下個月的聚會,Before Speaker 將在與三位駐場簡報人一對一交流 #邏輯結構 #視覺設計 #訊息溝通 後再次登台,成為 After Speaker。我們希望通過定期的聚會讓每一位參與的夥伴們都能看到簡報溝通力提升後,帶來的改變力量。

歡迎各領域朋友一起來聽三位講者分享簡報溝通經驗及技巧,並與現場的職場人士交流,渡過不同體驗的夜晚。